回事,我才晓得!吓得我一个倒仰,差点没厥过去。”“团儿,多谢你邀我今日入宫。这人呀,真是患难见真情。我这样了你还肯想着我,要拉我一把,我阿爹阿娘全家上下都承你的情。”“唉,先进宫时递了牌子,我还怕娘娘一怒之下,都不许我进来了呢。”“阿弥陀佛……”谢绵绵凑近谢团儿耳畔,轻声问道:“你可有信儿了?”近日前朝不太平,太后判吴氏休夫的懿旨刚放出来,京城就炸了。这其中觉得最难受的,并非是出了古往今来第一个被休丈夫的陈家,而是谢氏宗室。——太后可是谢家的媳妇。皇帝没有亲生骨rou,所立皇嗣乃是谢氏旁支,难免就不如亲儿子那么稳固。太后如此离经叛道,万一有点什么想法,蛊惑着皇帝另立林氏血裔,那就是谋朝篡国,直接夺了谢氏江山!这未尝不可能啊!皇帝也不是什么正经人,正经人能二十年空置后宫?就算那方面真不行了,生不出来儿子,装样子也得立后纳妃立起一家宗庙吧?皇帝就不!如今皇帝没有亲儿子,不管立谁都不是他自家骨血,未必肯为了几个隔房的侄儿跟太后吵翻。这判的是区区一个首辅长孙媳妇休夫案?不是。这是太后在探路啊!宗室王爷们很清楚,必须把太后这点儿试探疯狂地按下去!不能让太后有一丁点儿妄想。第一个上折子弹劾太后的,就是宗正义老王爷。这位老王爷前几年垂垂老朽管不了事了,太后懿旨刚布告天下,他挣扎着熬了一宿,第二天就让世子谢长英递了折子。说圣人道德,说祖宗礼法,口吻很客气却坚定地驳斥了太后的“妇人之见、妇人之仁”,以宗正的名义,要求太后收回懿旨,让京兆府衙门重新判决吴氏案。义老王爷是文帝仅存的兄弟之一,当了几十年宗正,从来没站错过队,一向很受敬重。当初孝帝驾崩,太后拿出文帝那一道其实见不得光的遗旨,义老王爷与老相王领头,默认了兄终弟及之事。这其中固然有太后掌握羽林卫把持大局的原由,但若没有这两位宗室老前辈带头承认,谢茂登基也不可能那么毫无波澜。念着这一份功劳,谢茂登基之后,对义王府一脉也非常看重。被他挑入宫中抚养的三位郡主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