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如今这个前彤城知府尸体都已经凉了。——这人名叫石乐志,与京兆府尹常葛是同窗好友,志同道合,感情甚笃。当时常葛才因吴氏案被发落到大理寺,彤城知府石乐志就愤而打脸。贾家村的秦妇杀女案,完全就是地方政府与听事司之间发生冲突酿成的惨祸。听事司本就是监察衙门,作坊又涉及了很大块的利益,招聘女工筹备姐妹会,更是会在某种程度上移风易俗。地方官衙没有一个喜欢听事司的——我的地盘,你来指手画脚?听事司与地方官衙的矛盾在彤城显得尤其地深,原因就是以蔡仙仙为首的一帮子上岸的娼妓,活得太过张扬,也闹得太过“伤风败俗”了。前彤城知府石乐志若不上表为秦妇请封贞节牌坊,听事司也不可能把底下明争暗斗的事挑破了上奏皇帝——龙幼株为了让姐妹会在作坊里扎住阵脚,与地方官吏常常发生摩擦,几次都差点正面冲突,谢朝无数州县,听事司就有无数个麻烦,真要告状,除了凸显自己无能,难道还能让皇帝出面把朝廷命官灭了?石乐志是个和常葛一样志同道合的“殉道人”。得知京中的好友常葛死谏不成,被小人蒙蔽的圣君即将残害忠良,石乐志紧随常葛的步伐,拼死上(打)谏(脸)。他就上了这么一道其实完全站不住脚的请封折子。请封列女必须符合很多标准,贞节牌坊也不是随便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