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到的尽是本国人写的东西,认知有些偏颇。对照起来看,就很有意思了。
原来,大夏并不是唯一的天朝上国。
原来,世上居然有那么多国家、那么多部族。
原来,世上有那么多奇妙的东西,外国也有心灵手巧的工匠,也有不朽的艺术。
原来,对同样一件事,不同的人居然有不同的看法,仔细想想,也未尝没有道理。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以前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张永自认为有深刻的理解了。但出去五年之后,他的理解更加深刻,进入到了一个很深的层次。
坚持对外交流是有用的,而且有大用。
“陛下,臣等在巴格达四处找人,最后终于传至大维齐耳中,他下令智慧宫拣选书籍五百本,赠予我等。”张永继续说道。
“这五百本书,是抄录的吗?可有讹误?”邵树德问道。
“并非抄录。”张永解释道:“智慧宫内有印书局,直接印刷了五百本书交予我等。”
邵树德点了点头。
看来,巴格达的印刷业应该很不错。想来也是了,智慧宫本来就是一个翻译、收藏书籍的地方,有时候也向大食各地派发书籍,没有成规模的印刷业是不可能的,光靠抄录得累死。
说起来,人家赠送五百本书,可能也就是随手为之,甚至大食辖下某个藩镇——如萨曼波斯一一去求取书籍,得到的都不止五百本。
想到此处,邵树德也不得不承认,大食确实很傲慢啊!
但人家就是这么做了,你也不可能去打的,能咋地?更何况,说不定在巴格达权贵们的眼里,他们那个国家也是天朝上国、四方来朝呢。
简而言之一句话,人家没有巴结你的义务。
“后来,我等又在巴格达找了很多书店,四处搜罗书籍,买了千余本。也看不太懂,先买了再说,慢慢找人翻译,至今尚未翻译完毕。”张永又道。
他知道圣人最关心书籍,于是首先挑的就是这个来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