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
萧君泽想了想,轻声道:“就从荆州开始吧,那应该算是丞相你的起家之地了。”
萧衍想到自己还在当荆州刺史的弟弟,脸色便不由得难看起来:“我这便将他的刺史之位撤了,调回建康。”
萧君泽笑道:“何必那么麻烦,不如你去信给你阿弟,说是已经勾结了北朝,让他献出荆州,这样,他带兵一降,也免得兵灾四起。”
萧衍不由面色一冷,怒道:“陛下休拿此法考验我阿弟,我阿弟哪经得起如此考验?若真如此,将来你在北朝见他,他怕不是要生生气得吐血而逝!”
萧君泽轻咳一声:“不写就不写,丞相何必如此生气,可你将他调回,他的脾气,怕是也不会听啊?”
萧衍道:“老臣老了,在陛下眼中,怕是已经不堪大用,还是归去……”
“行了行了,我亲自下诏让他回来,”萧君泽无奈地摇头,“如今这个局面,你也把我们的心腹清点一下,要跳船了,动作得麻利些,别没跟上,最后还来抱怨我。”
萧衍自然应是,然后一脸心满意足地告退。
萧君泽无奈地摇头,有点想摸摸四狗的头平息郁闷,结果想起因为最近摸四狗摸得太频繁,四狗头发渐稀,不愿意再到他身边来了。
萧君泽一边想着回头把五喵叫到身边,随时撸一撸,然后便提笔给洛阳写信。
内容非常简单:时机已至,按计划开始。
第326章 如山倒
襄阳向南,顺水而下,便至荆州。
这些年,是萧衍的弟弟萧秀任荆州刺史,他在任上,可以说是兢兢业业,不但管制胥吏不使惊扰百姓,不以身作则,提倡节俭,节省各种不必要的开支,另外,他也开始学习起的襄阳的模式,让治下世家修建工坊、引进良种,兴修水利。
更让人满意的是,他也不阻止治下的许多平民前去襄阳贩卖货品,更不擅起边祸。
因此,虽然效果远远不如襄阳,但对于一直处于前线的荆州而言,也是一位相当不错的主官了。
以至于萧衍将他调回建康时,荆州父老皆来相送。
走上大船时,年过四十六,头上已有许多白发的萧秀遥望着滚滚长江,无奈地叹息了一声。
他既有些担心,也有松了一口气。
这些年,他日夜不安,忧虑哪一日襄阳举兵南下,他无法应对。
但如今,兄长将他调离,这沉重的担子不再压在他身上,他自然也就放松下来,可一想到自己走后,荆州的继任者怕是也要屈服,到时,东吴与蜀地被拦腰斩断,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