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陈翰非是新科进士,经过朝考没进翰林院而是进了少府监当一个九品小官,因出身富贵对各种珍贵之物极为熟悉,就被少府监的林少监引荐到贺云昭面前。
二人曾因皇后娘娘的生辰宴有过交际,林少监还是个聪明人,很明白自己该做什么。
他能力有限,少府监已经是他的顶点了,再往上他自己就掌握不住,更斗不过别人。
倒不如趁此机会给太子殿下卖个好,将陈翰非引荐给太子殿下。
此人也有些来历,他的祖父是陈阁老的隔房堂弟。
但只是听着名头好听,但要知道大家族人员多,陈阁老的亲兄弟都有六七个呢,别说隔房的堂弟的孙子了。
陈翰非的叔叔伯伯一只手数不过来,他自己的亲兄弟也有两个。
唯独他一个人从小好学的很,年纪轻轻,三十四岁就考中了进士,还考进了少府监,他一开始就是奔着少府监去的,没向其他人一样把目标定在翰林院。
这就是家里有底蕴的好处,知道自己打不过排在前面的人,干脆也不去挤,走一条旁人不太清楚的路。
陈翰非运道极好的只在少府监待了小半年就被林少监看中,带着去给太子殿下请安。
这才有了他监理京城地区‘贵物税’施行一事。
在贵物税列表的中共有五十七种东西,包含了各种有钱人较为喜爱的贵重珍宝。
东宫的幕僚在贺云昭提出贵物税这个概念后就对几百种熟知的东西进行了充分的研究,需得保证,这东西能够直观的衡量。
比如点翠首饰,又叫铺翠,是用翠鸟的羽毛制作而成,价格昂贵,被各家夫人所喜。
首饰铺子每卖出一件点翠首饰,官府就要加收三成半的税。
而另一样东西——珍贵的皮毛,这就不太界定了,也很容易做假账。
皮毛好不好是需要现场查验的,小吏不可能将每家铺子有什么皮毛都记住,朝廷的人力紧缺,不够人手做这样的事情,于是干脆将皮毛从其中剔除。
&em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