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房

字:
关灯 护眼
秀书房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第20节

古代人的日常生活(出版书) 第20节

,以证明自己的正规娼妓身份,方便业务开展。前几年,重庆发现了一枚疑似清代娼妓腰牌的东西,引起了不小的争议。古代商人行商或举人赶考使用的“路引”等物,属于一种临时事务身份证,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它更像我国计划经济时代的介绍信之物。

△明代皇城校尉铜牌(中国国家博物馆收藏)

△锦衣卫指挥使腰牌(首都博物馆收藏)

中国近代意义上的身份证制度,诞生于民国时期的宁夏。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宁夏省主席马鸿逵大肆搜捕镇压共产党人,并对所辖人口进行登记甄别。1936年的某一天,马鸿逵无意中看到了《史记》里的《商君列传》,眼睛顿时亮了!受到商鞅照身帖的启发,马鸿逵在宁夏开始推行身份证制度。当时的身份证叫作“居民证”,由白布制成,长7厘米,宽3厘米,上面写着持有人的姓名、年龄、籍贯、职业,以及身高、面貌、手纹箕斗形状等个人特征,以这种居民证来甄别“良民”身份。马鸿逵的发明,也算是“以史为鉴”了。

65 古代的社会福利机构

社会福利机构主要是对孤儿、孤寡老人等弱势群体提供救助服务的机构。社会福利机构的建立和普及,体现的是人性的关爱和社会的文明进步。尽管中国的社会福利机构是从近代西方传入的。然而在古代,中国的社会福利事业一直走在世界前列。

古代的社会福利事务最初多由民间承担,比如汉代以来形成的世家大族、宗族组织以及宗教团体等。这些团体会救助身边的弱势群体。佛教传入我国后,寺庙也能承担一些社会救助职能,《西游记》里的唐僧就是一个由寺庙养大的孤儿。

到了宋朝,经济繁荣,社会发展,迎来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巅峰时代,以至于有学者将宋朝视为中国近代之开端。宋朝的城市文明已经有了近代的模样,完整的社会福利体系就是重要证明。可以说,宋代的社会福利体系在古代社会是空前绝后的。在宋代的诸多社会福利机构中,代表性的机构有施药局、安济坊、居养院、漏泽园等。

与今天以赚钱为根本目的的莆田系医院不同,宋朝的施药局为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不以盈利为目的,看病时只收本钱,对于特别贫困的穷人还免费发放药物。

安济坊和居养院是宋徽宗时普及完善的社会救助和养老机构。《宋史》记载,宋徽宗曾下诏:“置安济坊养民之贫病者,仍令诸郡县并置。”安济坊主要给患病的穷苦民众提供医疗服务,类似一个免费医院。当时规定,凡是有1000户以上的城镇都必须设置安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