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看,在汉朝之前,亚洲东部人群的西进是比较零散的,并不像之前欧亚大陆西部人群那样一拨一拨地东进那般汹涌澎湃。自汉朝开始,东亚大帝国羽翼丰满了,亚洲东部人群西进的规模越来越大,整个西域地区各人群的基因型变得越来越纷繁复杂。
比如楼兰古国,位于今新疆若羌县北部,是汉朝人从中原地区西出阳关后遇到的第一个上规模的西域政权。在当时人的眼中,出了玉门关、阳关,就跨出了汉地文明圈的范围,“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进入了异域。从族群上说,楼兰古国在最初立国之时,楼兰人可能确实与汉地族群有很大不同。从地理上说,楼兰人活跃在罗布泊一带,前面谈到的“小河公主”的族群也在罗布泊附近生活,因此也有人把小河墓地人群称呼为古楼兰人。但是,小河墓地人群生活在距今4000—3500年前,是否与后来的楼兰古国族群有亲缘关系,很难判断。
楼兰国名最早见于历史,是在西汉时期匈奴冒顿单于给汉文帝写的一封信中。在信中,冒顿说自己派右贤王向西攻破月氏,斩杀了降兵,并平定了包括楼兰、乌孙在内的二十六国,使其都归顺匈奴,所有引弓之民都合并为一家。从这封信中可以看出,楼兰原本是受月氏羽翼庇护的,在月氏被匈奴击败后,又向匈奴称臣。汉文帝时期,距今2100多年前,这个时期的楼兰古国与“小河公主”的时代相隔了1500年上下。
不过,从楼兰古国原本臣服于月氏的史实分析,在匈奴攻破月氏之前,亚洲东部人群向西渗透的频率应该很低,因此楼兰古国最初的族群也许以欧亚大陆西部人群基因型为主。但是,随着匈奴赶跑了月氏,控制西域各国,匈奴大联盟的人群想必会向西渗透,或者以通婚的方式,或者以驻军或经商的方式。前文已经谈到,匈奴人中大部分属于欧亚大陆东部基因型,因此他们的基因型应该会掺入楼兰古国人群中。
与匈奴缠斗的汉朝当然不会坐视匈奴控制西域,楼兰古国作为西域的东大门,成为汉朝首先要拉拢和控制的对象。从汉武帝时期开始,汉朝就积极在西域屯田养兵,对抗匈奴。当地一处遗址中曾经出土汉文木简70余枚,上面记录了屯田士兵的来源和生活状态,比如“里公乘史隆家属畜产衣器物籍”。“公乘”代表汉朝的一种爵位,“史隆”是人名,这句话表明,当时去西域屯田的官员是携带家属以及私人生产生活用品的,他们肯定会与当地人并肩劳作和生活,彼此融合是显而易见的。
另据史书记载,西汉的一位贰师将军索励曾经率领酒泉、敦煌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1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