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书房

字:
关灯 护眼
秀书房 > 无字史记(出版书) > 无字史记(出版书) 第13节

无字史记(出版书) 第13节

祖先不会早于3万年前。要追溯绝大多数中国人的共同祖先,也许只需要把时钟向过去回拨几千年就能成功找到。

也许有细心的读者会注意到,本书尽量避免使用白色人种、蒙古人种、雅利安人种、尼格罗人种这类有着种族味道甚至种族歧视味道的词,除非引用早期学者的观点的需要。因为这些词混淆了现代民族概念与古代人群称谓,它们往往是臆想出来的名词,并无基因科学的支持,对我们理解人类历史造成了干扰。本书在描述古代人群时,更多地用中性的大洲和大洲方位的地域名称来表示人群,比如“东亚人群”“草原带西部人群”。本书有时也会使用“氐羌族群”“藏缅语系族群”这类包含民族名称的词,这些词已被学者长期使用,它们要么是对古代人群的描述,不会引起古今混淆,要么是语言学的中性描述,不会引起种族歧视。

必须强调,今天我们所谈论的民族,是近代民族国家兴起后才出现的概念,是一种想象的共同体,是文化基因的产物。基因告诉我们,早在1万年前农耕时代来临时,生物基因意义上的族群界限就开始变得模糊,人群与人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变得越来越频繁。以“民族”这个几百年前学者构想出来的文化概念来向远古反向推演,认为人类几万年的迁徙历史中,数以千计的族群之间有着明确的基因阻隔,族群之间有着本质的基因差别,进而判定族群与族群在智力、文化上有高低之分,这些观点是毫无科学基础的臆想。

例如历史上,汉人有自己的族群认同,匈奴人有自己的族群认同,羌人也有自己的族群认同,这种认同正是不同族群通过对各自祖先、神灵的界定和崇敬来强化的情感。这是历史形成的情感,并没有多大的基因依据。民族主义与族群情感之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宣扬对外歧视,后者追求自我欣赏。

族群内部的自我欣赏只要不滑向对外歧视,就无伤大雅、无可厚非。只是我们应当警惕这种自我欣赏的潜在危险—族群滑向塔岛技术悲剧。

在复活节岛的传说中,第一批移民中有一位建筑师努库·柯胡,他是移民中唯一会建造房屋的人,跟他学习的移民都没有掌握建筑精髓,特别是没有学会如何盖屋顶,于是在努库·柯胡死后,复活节岛上的房子很容易被大风吹掉屋顶。离开故乡驶向复活节岛的航行中,努库·柯胡没有带上他的妻子同行,到了复活节岛后,移民却无力再回到故乡。因此,每当日落的时候,建筑师努库·柯胡就很悲伤,因为太阳落下的位置,正是故乡和妻子所在的方向。

由于地理阻隔,复活节岛、塔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发sao被干透的美人们【NPH 高H】 每天都在挨cao中醒来(futa) 赵旭李晴晴 女神的上门豪婿 豪婿韩三千 女神的上门豪婿(又名:女神的超级赘婿,主角:赵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