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事在当时可能不算什么,过后被有心人发酵一下就不好说了。
明明今越自己捐了大头,一百万啊,九零年代的一百万可不是小数目,可将来真要细究起来,没人会记得她捐了这么多,只会说她利欲熏心,中饱私囊,挟恩以报,跟当年的患者要钱,这说出去多难听啊。
“可光靠我这一百万,也帮不了几个孩子啊,建立基金会的目的就是修建一个水池,需要有水源源不断的注入,蓄积在一起,才能长久的尽量多的帮助困难患者,光我自己一个人,那这一百万花完就没有了,得等我下一次挣大钱的时候了。”
有出,有进,水池才能活起来。
“而且,干这件事我不是心血来潮干一两年就行,我希望以胡奶奶名字命名的基金会,能持续十年,二十年,五十年,一百年……直到再也没有看不起病的人。”就像胡奶奶留给她的书一样,能一直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永远的发光发热。
徐端好笑,“那我建议你换个思路。”
“怎么换,快说,不许卖关子。”
徐端闷笑,“你啊你,不是也要宣扬中医药吗,正好国际劳动节快到了,你可以借着这个机会,开展一次中医药文化座谈会,或者叫文化沙龙,现在不是就流行这个嘛,尽量多的邀约人来,越有号召力的人物越多越好,一来能真正的宣扬中医,二来,也可以适当的讲讲这基金会的初衷和难处,有心的人自然会捐赠,不捐的你真打电话去,大家面上也不好看。”
今越脸一红,“所以我至今都不好意思打电话。”
一开始想得还是太简单了。
“而这样的座谈会或者文化沙龙,你可以每年或者每三年搞一次,但凡是邀请到的能来的,还可以为他们准备一点简单的中药伴手礼,或者鼓励被基金会救助的重获新生的患者,给基金会写几封信,记住真诚才是最能打动人的,很多人花了钱并不一定要得到什么,他们只是为一条条生命得以延续而欣慰。”
真正能大笔捐钱的人,他们什么买不到吃不到?他们只是享受情绪价值罢了。
比如舒今越自己,至今她已经花出去不少钱了,其实这种帮助与她的事业没有必然联系,有时候她买一双好点的皮鞋都会犹豫,孩子的衣服都要穿到不合适才能买新的,家里的东西也从不浪费,中午那顿经常吃的是头天晚上剩下那些舍不得倒的饭菜……但花在帮助他人上的钱财却是这些的千倍万倍。
“你能说得清是什么支撑你捐这么多钱吗?”
今越摇头,要是能说清,那就是带有功利的目的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