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亨问他道:“你同意吗?知仪可是包衣奴婢。”
弘晖笑道:“若是别家王府的包衣奴婢,我自是不同意的,只是,在你那里,存在包衣奴婢吗?”
德亨:……
弘晖再笑道:“永琏还没出生前,你是将赵知仪当女儿养的吧?”
“你觉着,定亲王的养女,够不上做皇子福晋吗?”
弘晖是知道德亨一直想放奴为民的,只是一直没有遇到很好的时机而已。
弘晖还猜测,放旗为民完成之后,不管时机合不合适,德亨一定会推动放奴为民。德亨一直跟他说,朝廷施行蓄养奴婢这样政策,是文明的倒退……
德亨笑道:“自是够的上的。不过,看知仪那丫头,似乎是对永华无意。”
弘晖:“不是谁都看得上皇子的……”
第434章
◎……◎
万国会结束之后, 大部分西洋人离京回国,但也很有一部分西洋贵族,留在北京留学。
弘晖重新启用因为理藩院和鄂罗斯学馆存在被弃用许久的同文馆, 来安置这些留学生。
同文馆就在庶常馆隔壁,西方留学生可以和东方庶吉士,时常串门交流学问。
放旗为民,拆除满城, 满汉共用一法典并不顺利。
这从根本上触动了满清贵胄的利益,将他们从人上人拉下来,和低贱的民人处在同一个位置,这不符合他们的祖宗家法。
就连一向无条件支持德亨的允禩都不赞同,更别提像是雅尔江阿、马奇等这样的老牌勋贵了。
这些老牌勋贵都认为,皇帝是被汉人给“挟持”蛊惑了,所以,他们不去找皇帝闹, 而是去攻讦汉官。
其实就是怕德亨, 他们不敢去找弘晖。
但从国家发展上来说,放旗为民能减轻国家财政, 拆除满城能减少对立,满汉共用一法典能脱去庇护,减少欺压和反弹,这对一个国家长远来讲,是有利而无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