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8章
甲板宽阔得能同时容纳上百名水手活动,每隔几步便有一个系缆桩,粗如人臂的麻绳在桩上缠绕数圈,牢牢固定着船身。船舷两侧分上下两层,每层都开着整齐的舷窗,下层用于储存货物与淡水,上层则是水手的舱室,舱门上方挂着竹编的遮阳帘,随风轻轻晃动。
甲板上,水手们正分散忙碌着,有的在调□□帆绳索、有的在修补渔网、还有的在搬运刚从舱底取出的淡水桶。
船尾的瞭望台上,经验丰富的老水手正举着黄铜千里镜眺望远方,时不时回头朝甲板中央的舵楼喊上几句,汇报着前方的海况。
船东夫人正趴在船栏上,与海面上一艘小小的长焦国渔船做交易,那船夫是个高鼻梁深眼窝的长焦汉子,操着生硬的大宁话与她交谈。
夫人声音清亮:“你船上有没有肉蔻或者胡椒?亚麻跟琥珀也行。”
她只要长焦特产,当然在这种海域跟小船做些私人交易不为盈利,顶多满足一下自用需求,毕竟这是真正的“免税”了,做得多了就违规,被朝廷盯上不得了。她如今可是个改头换面之人。
苏榛这个名字已经成为了“历史”,她如今是苑氏单名一个灵字,也是众船工口中的灵夫人。
在大宁朝虽有“妇人不登海船”的旧俗,但海商家庭也偶有家眷随船同行,尤其在长途贸易中,主母随船打理饮食起居、清点物资颇为常见。
灵夫人便是以船东家眷的身份留在船上。她的户籍、通行文书都承了苑琅太守的恩,名义上已是苑家的远房亲戚,在这片海域上,没人知晓她的过去。
长焦船夫闻言眼睛一亮,连忙从船舱里翻出一个小陶罐,高高举过头顶:“肉蔻有!新晒的肉蔻!胡椒也有!”他又指了指船尾的麻布包,“亚麻布,上等的亚麻布!”
苏榛眼睛弯成了月牙,朝身旁的项俊点头示意。
项俊是项松特别“派”给她的,名义上跟着她学东西,其实也是保护。苏榛承这个情。
此刻的项俊从系缆桩上解下一根拇指粗的麻绳,绳头系着铁制的挂钩,另一头穿过甲板上方的滑轮。再把装着丝绸和茶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