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爱国党和质疑党,围绕着股价起伏和商业机密掰扯,对专利技术细节的关注很少,而国外的情况更糟糕,连争辩都没有,话语权全在别人手里。
陈恪宇说得没错,没有人比她更适合。
她有资格,有能力,更有社会责任去写这篇报道。
新闻人的笔杆子到哪里都能写。
在灼知开一个特别专栏也不是不可行,但她有更大的目标。
老东家镜界旗下运营了一个全数字化英文新媒体globaltone,和央视的cgtn中国国际电视台一样,都是中方对外媒体,都是通过外文报道向全球传递中国声音的咨询窗口。
globaltone的办公点也在镜界大楼,就在财经楼上,主编刘敬恒和副主编piers她都打过交道。特别是piers,跟她供职过同一家外媒,虽然之间差了近十年,但四舍五入也是前后辈,很有话聊,同她除了同事关系,更有私交。
她先找了piers,把整理好的材料共享给他,尽量把逻辑简单明晰地捋顺讲解给他,聊了一整晚,希望能由piers来写这篇稿子。他是英国人,又曾是financialtimes的资深记者,文字功底不是她这种非母语写作者能比的,虽然不熟悉医疗题材,但新闻人就像海绵,都是靠大量查阅学习来完成一篇篇报道,她对医药的了解也是一点点学起来的,她愿意帮忙piers一起撰稿,提供一切力所能及的幕后支持。
piers对选题很感兴趣,也支持程心的立场,但他很认真地问她:“whydon‘tyoudoityourself”(为什么你不自己来?)
他把选题报给了主编刘敬恒,力荐程心来做特约记者。
上一次全英写作已经是五年多前了,那时候的她也只是小小的intern实习生,没有负责过这种重要国际事件的报道,写的稿子也要经过editor编辑一改二改三改,时隔多年,她不知道自己能不能做好。
但刘敬恒说,“你不仅是财经记者,社会记者,还会是最优秀的医疗记者。”
piers说,“youareatoughgirl.”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