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途实录:启航1926 第285节
反过来其实也是一样,所有商家在网络上甚至线下销售商品,同样正在实现完全的“立体三维化”,说白了就是要让人们感觉“所见即所得”,实现商品的高精度可视化和现实场景虚拟化。
现在达到的水平,其实也还是发展过程中的过渡期,按照中央高级数字化社会的规划,届时的购物,是完全的“虚拟市场”,例如客户挑选了某种商品,可以迅速链接到生产厂家或者销售商,犹如“意识降临”般地以虚拟人的模式,实现“高体感”地“现场体验和订购产品”,甚至百无聊赖的话,可以观摩自己订购的产品,是如何被生产加工出来,一直到最后装箱的。
发展到那个程度,其实除了餐饮这样用来维持生存必须的消费体验,所有其它的购物,都可以完全地虚拟化了,因为在虚拟世界自身感觉到的眼耳鼻舌身意,其实与真实几乎无异,不需要在现实中再体验了。
就连售后服务,也要朝着“真人立体视频售后服务”的方向发展,所谓真人的立体投影,降临后指导家庭机器人,对相关电器或其它商品进行维修。不过很多人都认为这个“真人”很可疑,未来估计根本不会是个真人,只会是一个集大成的高级人工智能罢了。
当下其实离开那个完全“元宇宙化”或者说“虚拟世界化”的时代还远,只不过通过电脑和手机,实现了社交和购物,由平面转向立体三维罢了。这大约算是历史的第三步演进:从文字到平面的视频图像和照片,然后再到现在的三维立体图像和投影。
眼耳鼻舌身意,是所谓的“六感”,现在正逐渐实现第一感“视觉”,让各种数字视觉系统,逐步达到传达眼睛“亲眼目睹”的效果。至于其它的五感,听觉的发展程度并不次于视觉,但其它的4感发展,根本连相关科技的影子都还没有。
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个程度,过去强调的无人化,反而变成了基础,因为相关的无人商店、无人物流、无人快递是新购物模式的基础体系,他们应用的科技例如视觉识别、深度学习算法和传感器融合技术,都是这个“所见即可所购”时代的基础科技。
另一方面,数字化的支付系统,也变成了基础,虹膜识别技术配合人脸识别,几乎普及到了各种现实的商业、办公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4页